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shè)立以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牢記民族苦難
冬天的“哭墻”前,有無盡的哀思。
11月25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馬庭寶、路洪才、艾義英、余昌祥,以及部分去世幸存者家屬,齊聚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內(nèi)的遇難者名單墻前,再一次為逝去的親人送上鮮花,留下無盡的哀思。
“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來。不來我心里難安?。 奔抑?口人有7人被殺害,夏淑琴老人蹣跚的身影,幾成每年家祭日“標志”。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幸存者僅剩73人。
參加祭奠的人群中白發(fā)老者日漸稀少,但在傳承記憶的隊伍里,年輕的身影越來越多。
趕在公祭日閉館前,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們走進紀念館進行“行前一課”教育。他們參觀史實展,向死難者獻花,重溫民族苦難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過去是學校的自選動作,現(xiàn)在則是留學前的‘必修課’?!蹦暇┦形逃の睍涃R承瑤說,南京市教育局與紀念館共建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行前一課”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即將出國的學生接受愛國主義與和平教育,打好作為中國人的“底色”。
銘記歷史,方能在滄海橫流中積蓄砥礪前行的力量。
目前就讀于美國杜克大學的李逸章,曾在2017年接受“行前一課”教育。他說:“作為年輕一代,我深刻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穩(wěn)定發(fā)展是我們追求夢想的前提,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參與創(chuàng)造、自覺維護?!?/p>
傳承守望互助
1937年11月,南京淪陷前夕,包括約翰·拉貝在內(nèi)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商議并組成了“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設(shè)置了25個難民收容所,在此后南京的至暗時刻救助了25萬多名中國難民。
今年12月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即將拉開帷幕,其后人托馬斯·拉貝為此傳來了一段視頻寄語:“拉貝的家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已持續(xù)了四代,今年,我和我的家人也親身體驗了中國的那句俗語——患難見真情?!?/p>
故事發(fā)生在疫情期間。今年3月中旬,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接到一通來自海德堡的電話,海德堡大學醫(yī)學院的醫(yī)生托馬斯·拉貝提請中方為他和他所在的醫(yī)院提供幾種急缺的抗疫藥物。
一場跨越80多年的互助行動迅速打響。中國多方籌措,聯(lián)系藥企緊急增產(chǎn),克服交通運輸難題,終于在4月21日將指定藥品、防護服、口罩等醫(yī)療物資送到了托馬斯·拉貝手上。
“在人類戰(zhàn)爭史上,總有一些人,像燈塔一樣,為身處黑暗恐怖里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和平的曙光……”12月5日上午,在南京小粉橋1號的拉貝故居內(nèi),南京工程學院的孟繁雨和同學們正在朗誦詩歌《拉貝的訴說》。
駐足聆聽的人群中,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醫(yī)生孫立群感慨萬千。今年大年初一,她和同事們緊急馳援武漢,一干就是50多天?!盁o論是83年前國際友人的無私善舉,還是今年援鄂醫(yī)護人員的最美逆行,都是一脈相承的人道主義救援精神?!?/p>
“《拉貝日記》里的故事是一體兩面的。一方面記錄了戰(zhàn)爭與屠殺的殘酷,令人不寒而栗;另一方面,也證明人類應當對人性抱有信心、對和平抱有信心?!蹦暇┐髮W拉貝與國際安全區(qū)紀念館負責人楊善友說。
永續(xù)和平追求
臨近公祭日,很多南京市民發(fā)現(xiàn)部分地鐵站內(nèi)多了一面“和平許愿墻”。人們紛紛駐足,鄭重寫下自己對和平的期許:“不要讓橄欖枝從和平鴿的嘴中滑落”“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祖國昌盛,世界和平”……聲聲呼喚,字字入心。
經(jīng)歷過苦難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珍貴。
近幾年,南京秉持捍衛(wèi)歷史真相、守護世界和平的信念,在國內(nèi)外舉辦了一系列和平主題活動。例如,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多次走向海外,幸存者及其遺屬舉辦證人證言集會、和平交流活動,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已為80多個國家、3800多名學生提供和平學教學服務(wù)……
光明每前進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這座曾經(jīng)遭受浩劫的城市,如今因為和平而閃光。
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也加入到傳播和平的隊伍中來。韓國女孩姜哈娜于2019年5月成為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一名國際志愿講解員。一年多時間里,她接待了來自韓國的多個團隊,“讓觀眾記住哪怕一個名字、一個詞、一個數(shù)字,我的講解就是有意義的。”
“83年,歷史的硝煙已然散去,現(xiàn)實的威脅卻無時不在。殷鑒不遠,后人當自警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淀進取精神和昂揚斗志?!奔o念館館長張建軍說。(新華網(wǎng)記者 蔣芳 邱冰清)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