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制是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新載體,是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新形式,更是高等教育模式變革乃至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新方向。2019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意見》指出,積極推動高校建立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近年來,我國部分高校開啟實踐探索,借鑒傳統(tǒng)書院的教育經驗,實行小班制教學,采取全員導師制,鼓勵師生相互切磋,促進教學相長。小班制和導師制廣泛運用于現代書院,恰如榫卯結構一般,工藝精妙、結構圓融,可將書院育人的各個方面緊密組合起來,成為結實牢固的整體,讓書院教育的發(fā)生規(guī)整自然。
“營造規(guī)則”與“匠人內涵”:
小班制對教與學提出更高要求
榫卯,是中國傳統(tǒng)木作的一種接合方式。作為中國古代匠人智慧的結晶,榫卯結構以其特有的規(guī)則和對匠人的內涵特質要求,在建造史上獨樹一幟。在規(guī)則和內涵的構造下,榫卯形成了剛柔并濟、極具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精巧結構。
小班制是“小班制研討教學”的簡稱,小班只是形式,本質是研討型的教與學,其課程實施的方法、目的與大班教學有很大的差異。一定程度上來說,小班制與榫卯結構相同,十分重視規(guī)則和內涵的構造。小班制的特征主要體現在教師講授方式、學生習得方式、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師評價五個方面。其中,教師的講授方式、教學過程和學生習得方式與“內涵”息息相關,教學和教師評價則與“規(guī)則”緊密相連。這五個方面經由系統(tǒng)整合,形成體系,服務于以生為本的學習。
就“內涵”而言,小班制強調教與學并重,甚至學超過教,學是重點,其目標是要啟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質疑,讓學生在懂得思辨方法的基礎上,對已有的甚至確定的知識進行梳理、思考、闡釋,直至提出自己的見解。這一目標的達成,與教師水平、學生主動性、知識儲備甚至教學場地、教學設施配置等都有很大關系。一定意義上,小班制能否成功,取決于教師角色、學生角色的互動和效果。
小班制以學生表達、討論為主,以教師講授為輔。表面上看,教師要講的知識少了,工作更輕松了,但其實,小班制對教師和學生角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將廣博的學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地傳授給學生,要有突出重點、切中肯綮的能力,還要有技巧地與學生交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這對教師知識的廣度、深度和溝通、表達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班制常采取討論法,這種教學方法在記憶知識、遷移知識至新環(huán)境、解決問題、反思或者改變態(tài)度、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動機等方面,效果優(yōu)于一般的授課方法。但這種方法對于學生而言,也提高了課堂的難度,課前知識的了解程度、文獻查找的技巧、思辨方法的利用等都影響學習的效果。如果沒有在知識、方法、表達方面有足夠的積累,學生在課堂上就會不知所云,表達不出自己的觀點,以學為主的目標也就無法完成。
就“規(guī)則”而言,小班制更多采用過程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評價的重點是學生的文獻查找能力、表達能力、共情能力、研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等。在強調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自主培養(yǎng)的當下,這比單純考查知識掌握程度重要得多。正如《麥肯齊大學教學精要》所指出的:“單純地聆聽或重復某件事,結果就可能是當我們想要回憶起這件事時會遇到困難。如果我們思考此事與我們所知的其他事物的聯系,或者通過談論此事、加以解釋、作出概括、提出疑問來拓展我們的學習,那么,當我們事后需要用到它時就更有可能記起它來?!?/P>
“斗拱飛檐”與“造法自然”:
導師制與小班制相互作用
榫卯的代表結構斗拱和飛檐,或可成為我們解釋導師制與小班制關系的一種象征。導師制好似斗拱之結構,小班制則如飛檐之曲線,互相作用,搭建起書院的整個“教育建筑”。
導師制是一種綜合的育人機制,導師由不同層級教師擔任,不僅要指導學生完成學業(yè),還要給予學生生活中的關心和幫助。高校書院導師一般包含學術導師、德育導師、朋輩導師、通識導師和校外導師等。就榫卯而言,同一根木材,會因不同的切割方式得到不同的木紋,同時收獲不同的物理性能。此時,好的木匠能化腐朽為神奇,讓每根木材都煥發(fā)活力。導師恰如木匠,是書院教學的基礎,也是小班研討教學的靈魂,更是因材施教的核心。導師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思維的意識和能力,使其學會獨立思考,進而實現個性化的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加強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自主培養(yǎng),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提供人才支撐?!迸囵B(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打好專業(yè)知識基底,二是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前者需要遵守“熟能生巧”的原則,采用“做中學”思路,以導師言傳身教來進行培養(yǎng)。后者,由于每個人的悟性天賦不同,需真正落實因材施教。而只有采用小班制教學,才能保證導師能夠真正關照到每個學生的成長。
小班制與導師制相輔相成,同為一體。在當代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導師制難以推廣的重要原因在于師生比例失衡,而小班制的小規(guī)模班級保證了導師制的有效開展。同樣,導師制的有效推行也為小班制教學探索了新的路徑。
榫卯結構“并沒有什么超出力學原則以外和矯揉造作之處,同時在實用及美觀上皆異常成功”。在現代書院的布局之中,有如斗拱一般的導師制,為小班制的飛檐夯實根基,使其“如翼輕展”。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28日第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