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中央音樂學院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學校發(fā)展強勁動力——

        與人民同行 為時代放歌

        發(fā)布時間:2023-06-19 作者:本報記者 張欣 來源:中國教育報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高校在行動

        賡續(xù)紅色血脈,以美育人培根鑄魂。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中央音樂學院結合學校實際積極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和活動載體,形成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fā)展的鮮明導向。

        學校始終堅持以培養(yǎng)社會主義音樂藝術事業(yè)需要的德藝雙馨高層次音樂專業(yè)人才為目標,堅持思想引領與藝術傳授并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辦學方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著力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

        知行合一,扎實開展理論學習

        “把理論學習、理論武裝貫穿始終,做到入心入腦;把調(diào)查研究、解決問題貫穿始終,做到走深走實;把實干爭先、促進發(fā)展貫穿始終,做到提速提質;把檢視整改貫穿始終,做到見行見效;把建章立制貫徹始終,做到常改常立?!敝醒胍魳穼W院黨委書記趙旻對主題教育作出動員。

        校級領導班子通過中心組理論學習、專題教育讀書班、參與二級部門座談研討等方式,做好“四個提前”,“下苦功”“求實效”,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學校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強勁動力。

        “什么叫‘為人民抒懷 為人民而歌’,藝術家首先要成為群眾中的普通一員,扎根于土地,與老百姓同甘苦,思想認知上接地氣,才能激發(fā)出來自土地、來自人民大眾的藝術靈感?!眳⒂^延安文藝紀念館后,作曲系黨總支書記陳泳鋼感受頗深。

        延安文藝紀念館、中國政協(xié)文史館……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讓大家在穿越時空的故事中,置身于激情燃燒的歲月,也讓中央音樂學院師生開始深入思考新時代“音樂何為”。

        開展調(diào)研,重點檢視突出問題

        “人工智能如何為音樂教育賦能?”“產(chǎn)學研用教學改革發(fā)展瓶頸如何突破?”“美育如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直面問題,中央音樂學院開始廣泛調(diào)研。

        大興調(diào)查研究是此次主題教育的一個鮮明特色。學校圍繞長期未解決的“老大難”問題和堵點淤點難點問題,直奔基層一線、直面師生群眾,充分吸收師生智慧、專家意見和基層經(jīng)驗,開展解剖式調(diào)研,推動解決發(fā)展難題。

        4月下旬以來,校領導班子成員每人結合職責分工領題調(diào)研。在摸清情況基礎上,從學校發(fā)展、音樂特色黨建、人才培養(yǎng)和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和課程改革、思政課建設、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chǎn)傳承等方面,努力破解學校事業(yè)發(fā)展深層次關鍵性問題。

        校領導班子和各部門負責人上下聯(lián)動、同向發(fā)力,采取自己找、群眾提、集體議、上級點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檢視突出問題。

        把問題檢視整改貫徹主題教育始終,邊調(diào)研、邊檢視、邊整改。學院各支部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發(fā)揚刀刃向內(nèi)的自我革命精神,把情況摸準、問題找實、根源挖深。

        躬耕前行,用心唱好時代贊歌

        在新時代普及美育的道路上,“央音人”如何勠力前行?

        “禮贊新時代”交響音樂會和“中國精神”合唱音樂會是“用音樂向黨抒懷”主題教育實踐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交響樂、合唱等作品為廣大師生帶來一場沉浸式的紅色思想洗禮,彰顯出音樂院校主題教育特色和實際成效。

        助力教育公平,“圓夢工程”藝術振興鄉(xiāng)村——青少年美育志愿服務活動之云端線上音樂課上線,覆蓋全國8個省份54個脫貧縣的81所小學。此外,學校師生47人赴山西呂梁開展美育幫扶活動,助推鄉(xiāng)村文藝事業(yè)與美育高質量發(fā)展。

        主題教育期間,珠峰少年合唱團的“我把二十大講給你聽”“塞上行”等音樂微黨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學校用“文藝+宣講”的創(chuàng)新形式,受到基層群眾熱烈歡迎。發(fā)動全國音樂學院師生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傳播正能量、抒寫新時代,適合孩子們演唱的兒童歌曲,歌聲傳唱到青海化隆、四川大涼山、山西呂梁、西藏日喀則等西部地區(qū)。

        緊緊圍繞“與人民同行 為時代放歌”的主題,中央音樂學院師生積極探索用文藝的形式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努力為民族復興作貢獻。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19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色窝窝无码精品老牛AV,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