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學習要不要講競爭?在一場有關“青少年心理成長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論壇上,專家學者們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有專家認為,學習不應該講競爭,競爭不是學習的動力,學習要友愛、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也有專家指出,競爭客觀存在,減少父母和學校帶給孩子的攀比壓力、幫助和支持孩子去學會面對競爭更重要。
主持人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人們所承受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學習和工作中,更是難以逃脫競爭的環(huán)境。競爭的初心也許是好的,但是如果陷入盲目的競爭,則容易迷失方向,造成內心的焦慮。青年該怎樣看待、理解競爭?又該怎樣面對它、超越它?本期我們邀請三名大學生一同探討,三篇評論角度不同,卻立意高遠,剖析深刻。
青年說
告別零和博弈 追求學中共贏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是當今學生面對的競爭環(huán)境。這背后是教育評價單一、家庭高度期待的結果,在如此競爭環(huán)境下,學生似乎只有“搶跑”才能贏。這既造成了學生產生不必要的焦慮心理,也導致了學生對合作與共贏思維的忽視。
學生們將所在的班級或所處環(huán)境視作學習的“角斗場”,自身則是“角斗士”。面對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們不僅不為所動,反而加深了他們對未來人生的焦慮與恐慌。由此忽視了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使自己進步緩慢,甚至久久不能突破瓶頸。
傳統(tǒng)的零和博弈思維,讓學生沉迷在成績與榮譽的虛榮心理中,學習因此變成喜憂參半的無形負擔。與之相反,共贏思維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注重學習過程,培養(yǎng)自學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思維,以此推動學生學習能力質的提升。同時,共贏思維亦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行為習慣,在分享與互助中共學、共享、共贏。
“獨行快、眾行遠”,共贏思維對學生的日后成長也具有長遠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合作共贏思維有助于提升學生交流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人際間不必要的沖突。在工作勞動中,共贏思維是形成良好合作氛圍的根基,既可以助力團隊順利完成任務,又為自己和同事創(chuàng)造友好愉悅的工作環(huán)境。
零和博弈并非學生學習、成長的唯一出路,學中共贏亦非空中樓閣,學習是一次超越博弈、走向共贏的旅途。成長成才的路上,“我”與“你”并非非此即彼的關系,注重“我”與“我們”,才能美美與共、相互促進,實現(xiàn)學中共贏。(劉暢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06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