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發(fā)揚斗爭精神,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的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全力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庇掠诙窢?、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獨特政治品格,是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對中國共產黨人更高標準的政治要求。我們要堅持和強化斗爭意識,掌握和增強斗爭本領,講究和注重斗爭策略,勇于和敢于斗爭,弘揚斗爭精神,永葆斗爭姿態(tài),無畏艱難險阻,敢于奪取一個又一個新勝利。
堅持和強化斗爭意識。認真研讀《共產黨宣言》,會發(fā)現(xiàn)字里行間充滿著共產黨人的斗爭意識。100多年來,不論面對什么樣的驚濤駭浪和急流險灘,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牢記為什么戰(zhàn)斗、為誰而戰(zhàn)斗,始終堅定革命理想信念,明確和錨定斗爭目標,在永不停歇的斗爭中堅持和強化斗爭意識,在傳承斗爭精神中演繹著賡續(xù)不斷的斗爭傳奇。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更堅。無論在困境、逆境中,還是在順境中,中國共產黨人都要時刻提高枕戈待旦的警覺、迎難而上的自覺,不斷磨煉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中國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政治清醒,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憂患意識。只有居安思危、居危思進,才能做到未雨綢繆,才能戰(zhàn)勝各種風險挑戰(zhàn)。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但絕不能有安于現(xiàn)狀和停下來歇歇腳的念頭。無論面對艱難險阻還是暢行無礙,我們都要堅持和強化斗爭意識,增強斗爭能力。
掌握和增強斗爭本領。領導干部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xiàn)形式是什么,發(fā)展趨勢會怎樣,該斗爭的就要斗爭。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中國共產黨人要以大智慧、大視野、大胸懷深刻理解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牢牢掌握歷史主動。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提高斗爭能力和水平,掌握和增強斗爭本領。在堅持自我革命中練好內功,通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在直面挑戰(zhàn)中練好外功,在直面“四大考驗”“四種風險”中堅持政治定力,練就政治慧眼,運用好戰(zhàn)略思維,堅守底線思維,不斷提升總攬全局、洞悉全局的斗爭本領,保持不斷奮斗的韌勁。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偉大斗爭實踐中掌握和增強的。
講求和注重斗爭策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fā)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倍窢幨且婚T藝術,要講求和注重斗爭策略與方法,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適度調整斗爭策略,更好地實現(xiàn)斗爭目標。中國共產黨人要以不變應萬變,于千變萬化的形勢中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決心。自成立以來,在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能夠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最終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擁護,贏得了歷史主動,不斷團結和凝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磅礴力量。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百年奮斗中展現(xiàn)出了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策略,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氣概,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zhàn),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敢于和勇于斗爭。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全力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斗爭精神已經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這是我們黨最為鮮明的特點。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在頑強斗爭中成長壯大,在不屈不撓的奮斗中錘煉斗爭精神,在斗爭中凝結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共產黨人要充分認識到新的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要永葆斗爭精神,無畏艱難險阻,無懼急流險灘,以奮斗姿態(tài)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敢于和勇于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全面勝利。
(作者系重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慶理工大學分中心研究員。本文系重慶教委人文社科項目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1月05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