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完善學校治理須建立密合有效的責任鏈

        發(fā)布時間:2022-12-21 作者:儲朝暉 來源:中國教育報

        自有學校便有學校治理,當下,公眾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要求學校治理不斷改進。但眾人對學校治理優(yōu)劣常難有定論,或難以分辨,或定位不同,或判斷標準不一。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教育現代化視角看,學校治理優(yōu)劣取決于育人目標是否達成和育人效能是否提升。明辨學校治理的優(yōu)劣及其產生的內在機理是學校管理者應具備的常識,如此才能實現把學校辦好、提高教育品質的目標。

        學校善治的基礎在于責任與權力配置

        學校實現育人目標和決定育人效能的是多種主體,包括師生、家長及相關人群的所有教育當事人。但不同人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同,校長未必是在其中發(fā)揮相對較大作用的關鍵人物,現實中一些校長或受環(huán)境制約,或受自身能力與特征所限,并未在學校治理中發(fā)揮較大的關鍵作用。

        考察古今中外的學校以及實地調查大量案例得出的啟示是:學校的責任與權力配置方式是決定學校能否走向善治的基礎性決定因素。

        學校的責任配置是指對學校需要履行的各種責任明確細化到具體的責任人;權力配置主要指確定學校內不同主體的各種權力分配、邊界確定、銜接關系。責權的配置需要有經得起推敲的理論邏輯,需要施行切實有效的作用機制,需要拓展靈活多樣的實現路徑。在責權配置確定基礎上需要制定權力運行和責任履行的規(guī)則、規(guī)范,責權配置中需要遵循通用的責權匹配、責權一致的原則;要一個人負多大的責任,就需賦予他相匹配的權力,不能出現有權的不負責、負責的沒有權的現象;要讓掌握相應權力的人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出色的負責就能獲利,經過評估未能負起責的人就需要被追責并付出相應的代價。

        學校的責權配置和規(guī)范制定更需要人性化,用人所長,使權力運行有利于學校內盡量多的個體成長和能力發(fā)揮。學校治理中對師生人性化是教育不同于其他行業(yè)的特殊需要,需要從教育本質和師生的個性特征及實際狀況出發(fā),協(xié)商確定規(guī)范的實施方式。以前很多學校都缺乏這種理念,一些學校推行“刷臉”考勤、量化評定之類機械、嚴苛的管理方式,傷害了師生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如果不能讓師生有歸屬感、幸福感,就很難真正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責任鏈不密合是學校常見問題

        當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在學校里,誰來對這個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負責?這是當下大多數學校未能解決好也未受到充分重視的問題,而它恰是對學校質量與效能影響廣泛、深刻和持久的問題。

        責任鏈是指個體在所處責權環(huán)境中承擔的多向鏈式責任體系。校長的權力在形式上是上級主管部門賦權產生,但歸根到底是受人民所委托,具體需要對他所面對的學生和家長負責、對學校是否真正實現高質量發(fā)展負責。一位教師既要向學校領導負責,也要向所面對的學生及其家長負責,還要向有工作關聯(lián)的同事負責,向所處的社會負責。

        學校中若有更多的人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鏈,不需要增加經費投入就能顯現出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同理,當大多數教師不清晰自己的責任鏈,即便投入很多,收益仍然不會好到哪里去,質量也很難提升。一位教師任教某一學科不負責任就必然影響到任教該班的其他老師有效履行責任。

        調查顯示,不少有責任感的教師也只存在單向、直接的責任關系意識,比如領導交代一件事,只想到要對領導負責,沒有考慮這樣做是否對學生也負責;校長收到一份文件,僅僅想到怎樣對上一級行政部門負責,很少考慮怎樣做才能同時對教師、學生和家長負責。大多數學校管理者沒有責任鏈的概念和意識,教師中有責任鏈意識的人更少。他們很少意識到學校當事人向不同對象負責的權重大小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常出現該重者輕、該輕者重的現象。因此,在一個學生成長發(fā)展遇到關鍵問題需要及時解決的時候,往往不能明確誰該負責、哪些人需要負責、各人負多大責任,這便是學校的責任鏈不密合有效的實際狀況。

        與同樣屬于專業(yè)機構的醫(yī)院相比,學校的責任鏈更不清晰,病人到醫(yī)院后誰接診、誰開方、誰治療的責任就比學校更加明確。因此,促進權力規(guī)范運行、責任的明確清晰是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要選項。

        完善的學校治理體系必須是責任鏈密合而有效的,主要體現在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情況必須公開透明且得到有效監(jiān)督,對涉及公權力要全程監(jiān)督,對責任落實要有效評估與審核,對公權力的濫用和失職失責必須依法依規(guī)追究。

        把權責機制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密合有效的責任鏈體現為學校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完備順暢。完善的責任鏈是所有當事人依法依規(guī)行使職權的有力保障,也是學校治理民主化、科學化水平提升,校園充滿生機活力,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必要保障。

        學校功能正常才能有效發(fā)揮教育作用,而現實的情況是不少學校在過多行政指令甚至“一刀切”要求的不斷作用下,責任鏈扭曲或失去效能,越來越失去了自組織功能與自我協(xié)調能力。正常的學校治理是校內外所有相關的教育當事人多方基于規(guī)范和責任自主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需要把權責機制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優(yōu)勢和治理效能。密合有效的責任鏈的主要特征有:

        任人得當。在學校治理體系中,相應崗位任命的人的學識、品德與能力應足以擔當起責任。任人不當往往受到責任鏈的上游影響而系統(tǒng)性存在,對責任鏈的下游產生難以根除的消極影響,使局部責任鏈癱瘓。

        銜接密合。相鄰責任主體間的責權劃分明確,并得到雙方認可。在具體的情境下,責權銜接密合需要上級賦權定責,也需要相鄰主體協(xié)商,根據雙方的能力特征和意向商定邊界。比如,同一個班主任對班里知識、能力和個性特征各異的學生家長,就不能只設定同一的責權邊界,而是需要在相互了解基礎上與各位家長協(xié)商約定。在多主體的責任與權力明確界定基礎上,各主體都積極主動遵守規(guī)范、有序參與,才能發(fā)揮更佳的效能。

        權責相稱。有權就有責,權責要對等,接受賦權者行使權力的同時必然要履行職責。不少一線教育人慨嘆自己只有責任沒有權力,高強度卻沒有興趣和自主性的工作與學習必將摧毀他們自覺的責任意識。大量例證表明,當學校內部的每個人和基本單元越能責權明晰、自主活動、交互合作、互惠互利,達成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與高效利用,就越能優(yōu)質高效。如果每個人都需要經過上一級乃至最高一級同意學什么、怎么學的話,師生就無法擁有自己的學習權,無法發(fā)揮自主能動性進行自主教學,責權關系混亂,其效果必然是低效、僵化的。

        監(jiān)督問責。完整的責任鏈體現在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的基本架構完整。要定期進行責任評估,規(guī)范權力運行,防止權力越位和缺位,解決好可以做什么、做了什么的問題;督促責任履行,防止虛化、模糊應對,認真核驗應該做什么、做得如何的效果。規(guī)范權力運行不能僅僅關注是否存在權力濫用、以權謀私,還應評估權力運行是否存在低效、無效甚至損失浪費的情況,確立權力運行成效與責任履行之間的聯(lián)系,無效就必須問責,才能不斷完善學校治理。

        權力運行和責任履行是構成學校治理的基本要素與核心環(huán)節(jié),建立密合有效的責任鏈是完善治理的關鍵機制。責任鏈是否健全運行需要定期檢驗,對照權責清單,開展治理責任與能力評估,建立健全、客觀、公正的責任評估機制,可借助第三方評價方式和數字化工具,評價結果作為獎勵與追責的依據,作為對當事人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參考,作為新一輪責權配置的參考。賦權必負責,履責必問效,無效必追責,如此才能不斷完善學校治理體系,提升學校治理能力。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21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色窝窝无码精品老牛AV,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